在我们上一次“DIALOGUE4.0”的讨论中,来自亚洲各地的教育者和学生分享了每个国家在新冠疫情之下学校教育的情况,一同探讨了正在热议的“在线或离线”辩论,以及新的授课方法的积极和消极方面。
最初由工业化兴起而建构的公共教育的原始定义,引起了参与者的质疑:它仍然适用于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吗?除了教授数学和英语外,公立学校的核心作用是什么?学校如何帮助并引导孩子们追求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
为了回答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采访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的管弦乐队首席指挥,同时也是指导人们寻找自己的生活道路的人生导师黎志華 (Jason Lai) 先生。黎志華以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坚定的品行,向我们讲述了教育的深层含义,这个概念对他意义深远。
“我会按照学生的步调来设计学习节奏,废除成绩打分,并向对待数学和英语一样对重视道德和品行”
很多人都会说,教育是开启美好未来的关键。然而黎志華解释说,认为数学和英语确保成就成功的未来,这种思维是很限制性的,认为这是“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关键,这样你就可以开始与世界互动”。
“教育可以有各种形式。 我们都有不同的天赋和技能组合。我认为一流的学校会认可这一点,而不是让每个人在生活的特定阶段必须处于某个特定的水准,这实际上会毁掉人们。”
他强调了学校教育传授的道德品行的重要性。在现在的趋势下,道德的重要性很容易被忽视,孩子们被告诉生活完全是为了实现目标,达到目标,有所成就。而黎志華认为,对于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探索事物的能力,并且在那个领域内感到安全”。
“成年人会说: ‘生活是一个丛林,所以你必须强大,否则你就会在甚或中失败。’“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如果你不断地被期望你获得好成绩的父母所施压,那么你自己的位置到底在哪里? 你只是一个学习机器,只是学会机械重复事实,而没有真的学会任何东西。”

黎志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职业道德感和乐于助人,比他在学校的学习,给他留下了更深刻的影响。黎一家在英语并不流利的情况下从香港搬到英国。“我认识到,要从头开始积累一些东西,赚取每天的食物是多么困难,他们别无选择。 也许因为他们过有这样的挣扎,我的父母总是在帮助有需要的人。 我想我从未忘记这一点。”
因此,他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归结为 “如果我要重建学校,我会按照学生的步调来设计学习节奏,废除成绩打分,并向对待数学和英语一样对重视道德和品行”。
人生有高低起跌
超越目标的动力和背后故事
黎志華认为自己在幼儿时代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不像其他许多人那样真正地知道人生目标。 然而,在10岁时遇到音乐成为了他一生的转折点。 “从我刚开始接触音乐时就知道,这将是我想要在生活中专注的事情。”
他在专业音乐学校度过的三年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所学校“不会在意你来自什么背景的,而仅仅是关于你如何演奏乐器:来吧,我们会为您提供帮助,培养你的能力并激发你成为音乐家。”
反而是他后来在牛津大学度过的4年对他来说成为了一段艰难的时期。 “这不是这所大学的错,而是我试图在我一生的尴尬时期中找到自己。” 黎志華感觉自己不适应环境,他被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er Syndrome)困住了,他说一生都受到茂名顶替综合症的困扰。黎志華这个在每个人眼中都是无可争议的成功人士,对我们说了他小时候的故事”。

“当6岁开始第一年的学业时,每个人程度都是相同的。 然后第二年,我被选为在“尖子层”学习,这一级被认为是聪明或有能力的孩子。 我很高兴能被选入那里” 但是在第三年,黎志華被降级为B级。
“我仍然记得尝试去阅读发给父母的信,试图去理解他们为什么觉得我必须降级。” 学校说黎志華缺乏信心,他需要建立更多的技能。 “我记得感到羞愧,感到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 我认为这是在我之后的人生中一直伴随着我的东西——试图向世人证明我足够出色。”
在第四年他仍然是在B级班,但这时候黎志華的心态已经变化了:“我记得曾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在B级,那我要做B级中最好的,然后我要帮助其他人。”
在那之后,黎志華会刻意尽快完成他的工作,从而可以帮助他人。他回忆说:“这并不总是一件好事,我会因为做得太快而犯错误,但我真的很想帮助其他同学。”
尽管经历了苦乐参半的回忆,其中一些对于十几岁的人来说也是痛苦的,但是黎志華并没有用太负面的解释来看待这段经历。“ 当人们拥有‘背景故事’ 时,他们往往会比相信自己是完美的、聪明和有吸引力的,更努力推动自己前进。”
艺术和文化是生活中的诗篇
上个月,新加坡的一项令人震惊的调查显示“社会上最不必要的工作”是艺术家,接受调查的人中有70%同意这一点。 然而,在持续的疫情大流行中,人们在面对漫长而未知的居家时间的困境,再次使人们质疑对艺术家的这种集体低估。
黎志華提醒我们,艺术和文化的功用是“滋养人们的灵魂” “看看人们在疫情之下在做什么是很有趣的,人们在读书,看电影,听音乐。这些是什么呢? 这些都是艺术。”
艺术给我们的生活实际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我们所认知到的,“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养活孩子,需要工作来支付汽油费。 还剩下什么? 所有其他空间都可以用艺术和文化来填满。 在这个渴望权力和追逐金钱的理性世界中,很容易忘记我们需要以更持久的方式与灵魂保持联系,而你可以通过艺术和文化来触碰到灵魂。”

艺术的意义不仅仅是装饰性的、功能性的娱乐休闲。尽管他以前“从来不是诗歌的粉丝”,他最近才开深深刻理解诗歌的含义,难以置信的美丽和重要性。 “是个可以说出这个世界上无法直接说出的话。。一行诗可以蕴含整整一代人的思想。我认为艺术和文化只是生活中我们没有看见或者看不见的诗。”
黎志華进一步指出,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能够激发想象力,这会帮助人们成长。“小时候,我一直喜欢故事。当一个孩子听到故事时,他们突然想象自己在那个地方。这是一种奇妙的从现实生活的逃脱和进入某种你探索的事物。”他认为这在当今尤为重要,“因为这种向权力,金钱,最后期限和股东满意的方向的追逐。”因此,除了道德和品行之外,黎志華还建议艺术教育应当更多地参与学校,而不是更少地参与。
毫不犹豫地寻找良师益友
作为一个已经被广泛认知为天才的年轻人, 他没有寻求导师,但希望他曾这样做。 “不幸的是,我当时并不相信我一生都需要一位导师。 成长路上,好奇心变成了一种滋养我的自我和自恋的东西。” 黎志華引用《初学者的思想 (Beginner’s Mind)》一书来解释:初学者的思想有很多的可能,而专家的思想则有的少。 “ 我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假装自己有专家的头脑,因此,我开始拥有更少的可能性。”
尽管他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而并不需要特别的导师,但是,黎志華确实从富有智慧的著名人物(如指挥家科林·戴维斯爵士)那里得到了一些“灵魂建议”。
“他确实是一个很棒的,热情的人,”黎志華回忆道, “在50年代和60年代,流行一种全权的指挥方式。就好像,‘我说的话,别跟我争论’。科林爵士告诉我,当他回看自己的早年时都会害怕,因为自己确实表现得像个专制暴君。” 在一次会议上,黎志華正在和这位伟大的大师讨论,当科林爵士问他将会如何指挥一段音乐的时候,黎志華用了一种很强烈、很复杂的方式,试图成为‘领导者’,然后他说; “哦,亲爱的男孩,你为什么要这么忙,为什么不让它自然地展开,然后让音乐这样流动…” 并展示了他温柔的指挥动作。” 黎志華仍然生动地记得他听到这个建议时的反应: “但是你是可科林·戴维斯爵士啊,只要你手一挥他们会完全照做。” 科林·戴维斯爵士看着他吓了一跳,但没有再说什么。多年之后,杰森才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而科林爵士是绝对正确的。
“并不是因为他是科林·戴维斯爵士,重要的是他通过他的手势展示出了音乐的灵魂。 那才是最重要的。 这与成为重要人物无关,最重要的是专注于音乐本身。 因此,他这件事情上对我来说是一个伟大的导师。”
“我们很容易忘记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
在他意识到人生导师的重要性的同时, 他现在做指挥家的同时也在担任人生导师, “有一句古老的至理名言说,如果你去不分享自己的智慧,那么它就会腐烂。 我真的相信是这样。我很乐意分享我现在有的一点智慧,因为如果我不分享,它就会消失并腐烂。”
黎志華执业的指导类型是“发展指导“ (Developmental Coaching)和”整体指导“ (Integral Coaching)。 “ 指导不会给出答案,不会试图解决问题。 我们会试图引导你深入研究自己,看看是什么可能会和可能不会阻碍你。” 他说,客户带来的问题通常并不是真正需要指导的问题,因为它是更深层的。 因此,指导可以帮助客户了解问题背后的更深层原因。
眼前的问题是表面现象。比如,问题可能在于他们在工作中没有得到晋升,他们对此感到沮丧。通过多次谈话,你可能会发现这个人有一种向全世界证明自己成功的心理需求,然后你将开始真正探索他们为什么认为自己有这种需求。”导师不会提供解决方案,而是会帮助你看到自己。”
黎志華发现指导是一件极有收获的事情,因为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客户需要他去看懂和听懂他们的时候,同时也使他也能看到和听到他自己,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生活,成功和失败。
“坐在我的客户面前我感到非常荣幸,他们与我分享了非常深刻的个人故事。有一些是非常悲惨的,有一些则令人鼓舞。但是它们都体现出关于我面前的这个人的内在的价值,我发现这非常令人惊奇。我们很容易忘记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我们是如何赋予世界价值,而导师是最能够帮助你发现这个盲点的。”

“带着好奇和真诚,敞开心扉倾听”
无论是在指挥还是在指导中,都不应该低估倾听的力量。 “当乐团觉得他们不仅受到听众的聆听,而且还受到指挥的倾听时,就会感到很有力量。 他们觉得这位指挥家正在努力帮助他们,试图引导他们。 因为我们都是专业人士,会演奏乐器,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激励我们的人,而不是告诉我们该怎么做的人。 我认为这对于指挥家建立信任是很关键的。”
在一个每个人都有不同观念和价值的世界中,想要取悦每一个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乐团就像一个微缩版的世界,有些音乐家要求做某事,而另一些音乐家则要求相反。 归根结底,如果你要担任领导角色,就必须要做出决定。 但是,你至少可以做的就是倾听。 以开放的心态,带着好奇心和真诚来倾听。”
类似的,在做导师的时候,他的一项重要学习就是关于倾听的艺术。 “很多学生从未被认真倾听过。 因此,当有人用心倾听的时候,他们会深受感动。 当我被听到时,我也会被感动。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实际上可以治愈世界,只需要听某人的声音,而无需在听的同时准备好答案,准备好一个回应,并不提前知道你要说什么。”
在指导中让客户能够在显露出脆弱的一面是很重要的,但是黎志華认为,让自己能够不设防地显露脆弱同样重要。 “ 有时候你没有什么能说的,你所能做的就是倾听他们倾诉生活故事。 当某人告诉您对他们来说非常非常非常艰难的事情,他们不曾告诉任何人的事情时,这将变得更加困难。 你能做的就是为他们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说出他们需要说的话,并聆听。”
然而,黎志華并不认为他在这方面总是做得成功,“我还完全称不上完美” ,他谦虚地说,引用了一句佛教的教义: 一个人需要首先认识接受现实情况。 “ 要真正了解你所处的状况,首先要了解并且接受实际情况。 在过去,我总是拒绝面对实际情况。 所以我抗拒了人们告诉我的话,这让我很沮丧。 ‘我,我,我的’( I, Me, My)成为了障碍。 那是我陷入我的自负和自恋的时期,但我从那段时间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你必须将自己的灵魂带入这份工作,
填补空白以使它真正成为自己的”
在黎志華作为指挥的成功事业方面,黎志華在新加坡担任现职之前曾在欧洲,中国大陆,日本和香港指挥过许多著名的乐团,包括阿德莱德交响乐团,新日本爱乐乐团,天鹅乐团和波兰的波德拉西歌剧院爱乐乐团等。他还经常登上BBC,做大众与音乐之间的传播者。
如何成为一位才华横溢、敬业同时又富有同情心的指挥家,同时又是一位仁爱的,热情洋溢和乐于共情的导师来提供智慧,这无法通过在学校接受严格教育的简单因果解释。在访谈的最后,他给出了以下的提示,帮助你绽放出自己本色:“你不能简单地通过读书或被告知要做什么然后将其工具化地使用来学会一些东西。对于艺术和文化来说也是这样,你必须将自己的灵魂带入这份工作,填补空白以使它真正成为自己的。”

<个人资料> 黎志華 (Jason Lai) 是英国管弦乐队指挥家,综合导师,主持人和演讲者,现居新加坡。 2002年至2005年,他担任BBC爱乐乐团的助理指挥。目前,他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下属的秀桃音乐学院的管弦乐队首席指挥。
Chinese editor: Yuchen Guo